傲宇阁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写在佛经文背面的敦煌曲子词(第1页)

上世纪初,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(又称千佛洞)。

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,或称为敦煌曲子词,或称为敦煌歌辞。

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,内容广泛,形式活泼,风格繁富,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。

在敦煌所发现的残卷中,有一点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,就是有不少曲子的曲文都是由佛教僧徒抄录的,而且这些曲文都是与佛教典籍集歌偈抄写在一起的。

香港饶宗颐教授写的敦煌曲一书,对于词的起源与佛曲的关联,给予特别的注意。

据饶书第189页描述,原件为粗黄纸一张,一面曾记有“龙兴寺僧愿学于乾元寺法师随愿仓便麦事”

等字样,另一面则写词三首,共十一行。

第一首是别仙子:

此时模样,算来是秋天月。

无一事,堪惆怅,须圆阙。

穿窗牖,人寂静,满面蟾光如雪。

照泪痕何似,两眉双结。

晓楼钟动,执纤手,看看别。

移银烛,偎身泣,声哽噎。

家私事,频付嘱,上马临行说。

长思忆,莫负少年时节。

第二首是菩萨蛮:

枕前发尽千般愿,要休且待青山烂。

水面上秤锤浮,直待黄河彻底枯。

白日参辰现,北斗回南面。

休即未能休,且待三更见日头。

第三首酒泉子,仅数句而已。

两面笔迹相似,可知这三首词是寺院僧徒抄写。

该纸张抄写者将“菩萨”

二字省写作“卄卄”

,与敦煌寺院抄录佛经时省写的惯例相同,可证明此纸是佛徒所写。

从敦煌残卷中的资料来看,可知当时的俗曲歌舞确实曾与寺院僧徒结合有密切的关系。

这种关系的形成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社会的因素。

历史的渊源是:僧人所从事的乐曲创作者,早在齐、梁之际便已存在了。

根据乐府诗集记载,“梁天监十一年,武帝于乐寿殿道义竟留十大德法师设乐,敕人人有问,引经奉答。

次问法云:‘闻法师善解音律,此歌(即释法云作的三洲歌)何如?’法云奉答:‘天乐绝妙,非肤浅所闻。

愚谓古辞过质,未审可改不?’敕云:‘如法师语音。

’法云曰:‘应欢会而有别离,啼将别可改为欢将乐。

’”

从这些记述,我们可以知道,齐、梁之际的僧人,既精于音律,又常常参与歌曲的制作。

社会的因素则缘于唐代的寺院曾经普遍设有戏场。

唐代风俗轻靡,不仅在寺院中普遍设有戏场,即使是僧徒讲经的道场,也有专以淫亵之说以招邀听众者。

饶宗颐敦煌曲一书中,曾把僧人借用演唱来流传佛法的乐曲,分为俗曲和佛曲两种。

俗曲如大唐五台曲子中记载的苏幕遮及喜秋天。

佛曲则有舍利弗摩多楼子达摩支浮圆子毗沙子等梵曲。

由上述可知,寺院僧徒作曲子词的缘故:因俗曲盛行于民间,所以僧徒借它作为宣传工具,用来宣传佛法。

本周收藏榜
热门小说推荐
明末为匪

明末为匪

寻亲路上,为口饱饭,他落草为寇抹杀系统,耍人坑爹,他冒官为匪时代造就,群雄割据,他身陷干戈远洋贸易,种田发财,他翻身为龙。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!...

遮天之无上道途

遮天之无上道途

关于遮天之无上道途我们的孩子,若不能成仙,也能重立天庭,当主天地沉浮!迟暮之年,诡异与不详缠身,他无意苟活,甘愿死于爱人之手,于是,一口仙池埋下一段凄凉往事!若干年后,那个自幼失怙的孩子强势崛起,他背对众生,只因前方有敌,他杀上九天,横扫无敌,心中却留有遗恨!年幼时发下誓言,欲活双亲怎能忘怀?只待一朝登临绝巅,便拨弄时空琴弦,于是一朵相似的花荡起涟漪,地球上一介普通人沈宁来到了遥远的荒古年代。他走上了一条辉煌而璀璨的道路,自大荒中崛起,横压九天十地,扫尽一切不详与诡异,击穿宿命因果,踏破上苍之门,登临仙道极颠,寻求那一线超脱之途!(系统,作者考据党,熟读原文,请放心食用!书友裙836390526)...

傅承景给她的专属宠爱

傅承景给她的专属宠爱

前世,沈知心作天作地,作死了宠她如命的男人。自己也被渣男和亲妹妹联合残忍杀害。一朝重生,她华丽转身,抱紧矜贵男人大腿不放。老公,我知道错了,不如我们一起生孩子吧。...

杨潇唐沐雪

杨潇唐沐雪

国之利刃杨潇重伤隐匿都市,巧合之下成为上门女婿。曾经,我无能为力,因我而让你饱受耻辱。如今,我王者归来,定让你享受世间繁华。...

冥婚有约:凶猛鬼夫别追我

冥婚有约:凶猛鬼夫别追我

我叫柳千月,二十岁的生日那天,血棺迎亲,鬼夫来临。我被迫孕育鬼子,生活睡死人床,被百鬼追,妖飞鬼飘僵尸跳。我想逃,鬼夫却霸道纠缠。夜已深,鬼夫大手霸上我的腰,薄唇冰冷,暧昧的气息在我耳边。人,怀了我的孩子,休想再逃…...

我真是族长

我真是族长

夏拓俺有一个系统,俺不知道啥脾气,俺也不敢问,直接拍死了。我有一个部落,我是族长。这不是系统文,不是系统文,系统被拍死了。这是部落养成,部落养成,部落暂时还没垮。垮不垮靠大家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